首页 学术讲堂 党史学习 理论家园 高端言论 先锋之歌 名篇鉴赏 经典著作 影音资料 人生寄语 文明礼仪 健康驿站 新书快讯 走进福大  
学术讲堂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讲堂 > 正文

运用辩证思维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信息来源:河南日报 发布日期: 2015-12-19 浏览次数:

 

 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前进。”当前,改革已进入“趟深水”、“涉险滩”阶段,一些体制机制性障碍亟待突破。为确保中央通过的改革方案落地生根,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方法论,正确运用辩证思维方式,妥善处理好八个方面的关系,进一步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上与下的关系。就是要解决好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问题。全面深化改革要实现中央与地方、顶层与底层的呼应互动。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总结、吸收基层群众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提炼形成科学的、系统的顶层方案,发挥顶层设计对基层实践的引领、规划、指导作用。要坚持基层群众主体地位,集中群众无穷智慧,结合当地实际,对改革事项进行多方位探索,为顶层设计赋予新的思路与活力。

 点与面的关系。就是要解决好点上突破与面上推进问题。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统筹好点与面之间的关系,既不能以点代替面,用灵活性损害原则性,又不能以面代替点,用原则性束缚灵活性。要坚持以点带面,试点先行,充分发挥改革试点的侦察兵和先遣队作用,从试点中总结出可参考的经验,通过点上突破带动面上推进,做到“一子落而满盘活”;以面促点,通过面上的一般号召和引导,推动点上工作,促进改革这盘“棋局”步步为赢。

 疾与稳的关系。就是要解决好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触及多方面复杂的利益关系,必须要有突破自我、敢为人先的胆识,勇往直前、迎难而上的气魄。对改革中形成并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符合发展规律的经验做法,要以抓铁留痕、踏石有印的精神大胆推进;对改革中的具体事项和操作步骤,要审慎稳妥、循序渐进,对的就坚持,错的及时改,在重大改革举措出台前,需要进行大量调研、充分论证和科学评估,避免空想蛮干,脱离实际。

 分与合的关系。就是要解决好单兵突进与联合作战问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改革事项的关联性和互动性明显增强,每一个部门的单项改革都可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也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树立大局意识,妥善处理各项改革之间的耦合性、各项政策措施的协同性,既要各有侧重,单兵突进,打好“攻坚战”,又要互动对接,联合行动,打好“围攻战”。

 底与顶的关系。就是要解决好底线思维与于法有据问题。坚持底线思维就要牢牢把握住改革的方向和边界,不打“擦边球”、不闯“红灯”、不碰“高压线”。要审时度势,未雨绸缪,科学研判,看好边界,做到“适度”,注意防范和化解各种改革风险。于法有据就是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谋划和推进改革,善于在法律框架下寻找深化改革的空间,让改革始终沿着法治轨道健康运行。

 先与后的关系。就是要解决好改革事项的先后与轻重问题。全面深化改革要牢牢抓住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以及改革中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排出先后顺序表,明确方法步骤路线图。

 守与变的关系。就是要解决好改革方法的继承和创新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既是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的过程,也是有效资源市场化重新配置的过程。要善于吸收和发扬日常工作中的好做法,运用于改革实践中,又要打破思维定式、思维惯性和条条框框限制,努力实现改革思路创新和方式方法转变。

 内与外的关系。就是要解决好改革驱动的内力和外力问题。全面推进改革既要靠基层群众自发产生的内在动力,又要靠改革政策红利形成的外在推力。要建立健全改革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既鼓励创新,增加外在动力,又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减少内部压力,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各项改革政策落地生根,基层群众获得感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