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讲堂 党史学习 理论家园 高端言论 先锋之歌 名篇鉴赏 经典著作 影音资料 人生寄语 文明礼仪 健康驿站 新书快讯 走进福大  
学术讲堂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讲堂 > 正文

李秀娟:以社会为需求导向培养专业的法律人才

信息来源:暂无 发布日期: 2015-03-23 浏览次数:

 

    “传统的法律教育,是以培养诉讼法律人才为己任,如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其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均围绕诉讼平台而进行。我认为,传统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自然大大地限制了法学人才的市场空间。我们要从培养法学的理论人才向适应社会需求的法律实务人才转变,从培养单纯的法律诉讼人才向培养法律职业专才和法律服务人才相结合的人才模式转变。”这是北京吉利大学法政学院李秀娟院长在本学院奖(助)学金启动仪式暨成立十周年大会上作报告时一席讲话,引起现场众多专家学者和师生们共鸣。

    李秀娟认为,要形成合理的人才培养定位、找准人才市场需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而并非以诉讼为导向培养专业的法律人才。办出自己的特色教育。根据这一思路,北京吉利大学法政学院未来将根据学生不同层次及市场不同需求,开展“三证书”教育。一是学历证书教育,即:专科、本科、研究生不同层次需求的学历证书教育;二是职业技能证书教育,即:知识产权管理师、速录师、信用评估师等职业技能证书教育;三是司法考试资格证书教育。真正实现由平面素质教育结构向以培养学生的生存素质、理论素质以及职业素质为内容的递进式立体素质教育结构转化。

    我国法学界泰斗陈光中先生表示,北京吉利大学法政学院已经办出自己特色的法学教育,相信未来一定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法律应用型人才。

    据悉,在大会上还启动了“李伟民教授助学金”、“王长清律师奖学金”项目。奖(助)学金将长期为该学院品学兼优的学生、生活困难的学生提供奖励及资助。

 来源: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