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发布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4)》指出,中国要根治雾霾问题最快至少需要15-20年左右,建议适时开征环境税,用经济手段治理雾霾。该报告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日本名古屋大学共同创办的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主持编写,并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于5月15日在北京科博会平台上发布。(5月15日中国新闻网) 在未来某个时间开征环境税,一些专家眼中似已成了治理雾霾的“不二法门”。抛开这一征税对于雾霾治理究竟有多大实效不提,至少一旦开征环境税将直接增加企业(纳税人)税负。 理论上,每增加一个税种,纳税人将增加一份负担,在不取消或合并其它税费的前提下,税负负担只会增而不会减。我国与环境税相接近和相关的税种较多,比如资源税、能源税、燃油税等,甚至在消费税中对汽车分排量征收的税也被视作是环境税收。相关税种已经名目繁多,企业主、消费者们总体税负并不轻松,在事实上已经“多如牛毛”的整体税收品种设计之下,再增加一项环境税,其正当性值得商榷。 更重要的是,征收环境税与否更应考虑征税与治理效果的关系。我国近年来环境恶化、雾霾频发,是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遗产。过去经济欠发达的年代,企业和污染主体也会排放污染物、废气等,但因为总量相对较少,会通过环境自我“净化”、“容纳”或“吸收”掉——也就是说,在过去环境相对好的年代,并非没有“污染物”而是因为污染物排放没有突破环境自净与承载能力。但在发达的现代工业生产和新兴科技产品时代到来后完全不同了,“排放”总量频频突破“爆表”,“废气”过多环境无法容纳。而征收环境税显然不会让飞速发展和继续“飞速排污”的社会“停滞”下来,大量企业该排的还会排,只不过会将环境税转嫁给市场和消费者而已。由此观之,所谓的“环境税遏止污染”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再苛刻分析甚至就连一个“头痛医头”的方式都算不上。 因此,一些专家声称的“开征环境税以解决雾霾”的设计设想,根本不靠谱。雾霾的原因既然是不当经济发展模式或经济结构欠科学的原因,奠出什么“环境税”意图治理雾霾,也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解决雾霾现象,首先需要的是“对症下药”,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上调整产业结构是当务之急。像一些地方政府近年来开始采取的“治霾举措”,如“压煤、减排、迁企、降尘”等具体举措,就是一种最有效的治理雾霾方式,也是实践证明可行的和科学的,也是完全优于“征收环境税”方式的。 另外,科学治霾的核心和关键是治“人”。一方面是如何让法律震慑违法排污者、排污人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治“官”,要从根本上改变唯GDP是从的政绩评价考核模式,遏止住一些地方保护“污染企业”的不当政绩冲动,也是从根本上解决雾霾问题的治本之策。 来源:光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