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讲堂 党史学习 理论家园 高端言论 先锋之歌 名篇鉴赏 经典著作 影音资料 人生寄语 文明礼仪 健康驿站 新书快讯 走进福大  
党史学习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史学习 > 正文

党的历史方位

信息来源:人民网/党史百科 发布日期: 2018-05-25 浏览次数:

 【党的历史方位】党的历史方位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科学概念。历史方位,指的是客观事物在历史发展中所处的位置。党的历史方位,即党在时代和历史发展中所处的位置。认清党的历史方位,是党制定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前提,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全部历史经验证明,党的建设的成功推进,其前提都离不开正确认识和把握历史方位;而党的建设的偏差失误,也都与在历史方位问题上认识的偏差和错误密切相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同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具体实际出发,在中国这样一个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成功地把党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党的建设的要求,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成功地把党建设成为一支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使党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核心。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内外形势都发生重大变化,这给党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这种情况,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表明,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党的历史方位有着清醒的认知。我们必须从中国和世界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着眼,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和党的任务,科学制定并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研究和解决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和加强党的建设的问题,做到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使我们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正是在对新时期党的历史方位做出科学判断的基础上,新世纪新阶段以来,我们党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根本指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