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讲堂 党史学习 理论家园 高端言论 先锋之歌 名篇鉴赏 经典著作 影音资料 人生寄语 文明礼仪 健康驿站 新书快讯 走进福大  
党史学习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史学习 > 正文

方志敏:一位纯真的共产党人

信息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日期: 2015-12-25 浏览次数:

 

 今年是方志敏英勇就义80周年。80年前,方志敏以其非凡的思考和实践、坚贞和担当、血性与节操,在血与火的考验中,留下一位纯真共产党人的奇迹、伟岸和绝响,令无数后来者感佩敬慕,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前仆后继,奋勇前行。

 一、用热血书写忠诚,对党和信仰、对国家和人民满怀滔滔大爱

 方志敏的纯真,首先表现在他对党、对信仰、对国家和人民的绝对忠诚上。纯真,意为纯洁真挚、纯正精诚。方志敏对党和信仰、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和忠诚,发乎内心,深入骨髓,浓郁深沉,纯粹高尚,正是这种纯真的真实写照。

 国家在军阀统治和列强欺凌下贫弱相交、黑暗混乱的现实,让他一次次地深受刺激,也因每一次受到的刺激而更加坚定他为民族解放奋斗的决心。他在《可爱的中国》中,用诗一般的语言,将国家比喻为母亲,赞美国家和大好河山,坚信中国一定有个光明前途,未来前景美好,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他既向国人阐明“爱护中国,拯救中国”是一个“紧要的问题”,号召国人觉醒,一致奋起救国,也着力向国人说明救国与救民的一致性。他特别批斥有人说他只顾工农阶级的利益而忽视了民族的利益的滥言。他认为这是对他的一个天大的冤枉,力申工农阶级的利益绝不会与民族的利益相冲突,追求工农的解放与民族的解放,是高度统一的内在使命。

 为此,他在求学求真理的过程中,潜心求索救国救民之路。他深切地认识到,“欲救中国民族的独立解放,绝不是哀告、跪求哭泣所能济事,而是唤起全国民众起来斗争,都手执武器,去与帝国主义进行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将他们打出中国去,这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因此,他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加入青年团和共产党,走上以革命挽救国家、解放人民之路。

 他对自己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共产主义,选择共产党,深信不疑,坚定不移。他坚信中国革命一定会得到最后的胜利,民族的解放、阶级的解放一定能实现,认定“这是绝对的真理。同时,这也是我的基本信仰”。为了这一真理和信仰,他不惜舍弃一切,包括牺牲自己的“蚁命”,只是希望在国家解放、人民自由之日,在他流血牺牲的地方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作为他对革命胜利和民族解放的精诚寄托。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方志敏对国家对人民的大爱,对党对信仰的忠贞,撼人心、惊天地、泣鬼神!

 二、用创造谱写奇迹,在潜心思考与拼命奋斗中成就军政全才

 对革命、革命道路、军政领导艺术精深思考,又不惜病患之躯拼命奋斗,是方志敏作为纯真共产党人的另一个核心体现。

 到农村领导武装革命,对幼年的共产党人而言,是一个充满危险的未知领域,也是一个充满艰难的观念转变。与不少当年第一代开创者不同的是,方志敏的深入农村,首先是一种自觉行为而不是组织的指派。相同的是,都面对着如何进行革命、开创局面的严峻问题。在这样事关革命成败的关键问题上,方志敏显示出了精深的思考探索和过人的知行能力。他所创造的开创和扩大赣东北苏区的办法,即有计划地建设政权、深入土地革命、创建地方武装和正规红军、波浪式地向前扩大根据地等,被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是与“朱德毛泽东式”完全相同的开创根据地的经验模式。方志敏与朱毛两地相隔颇远,相互戎马倥偬、音讯难通,而所走道路却惊人一致,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可见方志敏对革命道路的思考是何等的精深。

 作为全国六大苏区之一的赣东北苏区的开创者和主要领导者,方志敏文武兼通的杰出才能得以充分显现。无论是在县委书记、省委书记、特区政府主席、省苏政府主席的党政领导职位上,还是在赣东北军委会主席、红十军代政委的军事领导工作中,方志敏无不以其潜心思考和拼命奋斗,做出创造性业绩,进而成就他成为优秀的党政军领导全才。

 方志敏全身心地投入苏区党政领导工作,是得到中央政府表彰的模范苏区领导人。他创造了反映实际而又体现党的目标和任务的地方经验,创建领导了富有战斗力的红十军,摸索创新了苏区政权的区域政策与工作方法。他领导制定的赣东北土地分配政策与生产措施、群众团体条例与群团工作、地方武装建设与地雷战的运用、文化教育建设与创新、政权建设与法律制度的创设,乃至苏区中心葛源的公园、路灯建设,细致入微而成为基层政权操作规范的《怎样做乡苏工作》(比中央苏区的同样文献早出台一年),等等,无一不见方志敏对政权工作的专心致志与领导才能。因此,赣东北苏区日见扩大而富有生气,他也得到临时中央政府的表彰。

 方志敏以真情深入部队指挥军事,是得到公认的无产阶级军事家。方志敏曾经两次出任军职(赣东北军委会主席、红十军代政委),时间虽短,成绩巨大。究其原因,乃在于他的真情投入和方法得当。他锐意整顿和锻炼部队,决心建设有较强战斗力的精锐队伍,采取的方法则是深入队伍。他在讲述任红十军代政委经历时说:我仍如在军委会工作一样,深入队伍中去,不惮其烦地去检查,去讲说,去指导,去督促;内务,操场,讲堂,以及关于各个战斗员身上许多琐屑的问题,我都亲自过问;军中会议,我亲自参加的多。好的事尽量发扬它,不好的事则严格指责,不稍宽假!由于他的出色工作,第一次任职时,红军实力发展了三倍以上,在三个月内连续取得作战的大胜利,苏区扩大到纵横五百余里,人口一百余万。第二次任职时,指挥红十军不但在贵溪、余江三仗皆捷,巩固了老苏区,而且进军闽北,11仗仗仗皆胜,建立了红十军在闽北的军威,奠定了闽北苏区和红军向前发展的基础。因此,方志敏的军事才能,得到人们的公认,在当时,他是力挽狂澜的红军领导人,几十年后,党和国家仍然铭记他的军事才能,被认定为我党民主革命时期著名的36位军事家之一。

 这一切,都是方志敏在长期患有严重疾病的条件下取得的。疾病带给他难以言喻的困扰,而“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心志,成为他战胜疾病、创造奇迹的动力源泉。

三、用生命承载担当,铁血肩扛使命和责任、誓死效命事业和理想

 在职责、艰险、生命面前义无反顾、勇于担当,是方志敏作为纯真共产党人的又一个突出特点和精神。综观方志敏的一生,涌流着浓郁的担当情怀,奔放着无私的职责意识。

 两任军职,都处在部队出现散漫混乱、军事形势恶劣,群众受到敌军摧残并引起苏区政权不稳固的关键时刻,需要以军事大起兴来振衰起弊。从未有过军事知识训练的方志敏,面对党的召唤和期望,面对艰难和重任,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正是他的敢于担当而又敏于行事,使得他在军事领域同样大建奇功。指挥独立团时,很快肃清部队的散漫混乱现象,使之变成整齐严肃的正规红军,战斗力大大加强。领导红十军时,也迅速经过短期整顿训练,纠正了不良现象,使之“与从前颇不相同”。其后,两次均指挥部队连续作战,获取胜利,圆满实现党的期望和预定目标。

 同样,在1934年秋军事形势日趋险恶之际,中央命令方志敏担任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领导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行动,以牵制敌军、掩护中央红军战略转移。面对在国民党统治核心地区作战的艰难险阻,以及自己痔疮大发,每天流很多脓血,不能走路或骑马的病痛,方志敏二话不说,忍痛出发,下决心去完成党所给的任务。特别是,在部队行动失败、艰难突围而被敌军打成两段,他已经在前段跳出包围的惊险时刻,他作出的选择是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毅然转向返回敌人重重包围中寻找仍在后段的大部队。他说,“因大队伍尚在后面,在责任上我不能先走”。因为这一铁血担当和选择,他最终落入敌手,壮烈就义。

 方志敏的担当精神,也表现在对错误的严厉自责上。他在狱中,对苏区工作中发生的错误,特别是对先遣队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对“失败的血的教训”,反复进行深刻而沉重的总结。他对错误痛心疾首,刻骨铭心,尽管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军事指挥员的犹豫等所致,但他认为自己要负主要责任,而“愧悔交集”“感着无穷的羞辱”,希望能“赎罪雪耻”。

 同样,人们所熟知的方志敏的清贫,本质上也是一种担当精神。他用纯真铸就廉洁,用担当面对清贫,在他的心中,公与私界线分明,享乐与清贫壁垒森严,抱定斗争到底的决心,所以生活虽然痛苦,而精神非常愉快。

 方志敏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遗产。他那至纯至真、至刚至正的品格精神,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人格力量,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与中国共产党精神特质的完美融合和典型体现,永远散发着灿烂的思想光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方志敏的精神依然是我们战胜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学习和弘扬方志敏精神,努力做一个有信仰有大爱的人、勤思考善实践的人、敢担当敢负责的人,是时代、使命和社会伦理的共同召唤,其情隽永,其义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