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讲堂 党史学习 理论家园 高端言论 先锋之歌 名篇鉴赏 经典著作 影音资料 人生寄语 文明礼仪 健康驿站 新书快讯 走进福大  
理论家园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家园 > 正文

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实打实

信息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发布日期: 2019-02-25 浏览次数: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日前发布了《这四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表现要严查》微动漫,用趣味十足的动漫形式详细解读了空泛表态、应景造势、敷衍塞责、出工不出力等四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具体表现,观后深有感慨。

自古以来,因“纸上谈兵”导致赵国战局惨败,全军覆没;因“楚王好细腰”导致“宫中多饿死”的故事,久传不衰,都足以让世人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恶痛绝。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对形式主义予以批判,称“形式主义是一种幼稚的、低级的、不动脑子的东西”,并用泥塑神像来比喻官僚主义者。邓小平同志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因为形式主义是表象,官僚主义才是实质。形式主义是为了迎合官僚主义,官僚主义又倒逼形式主义发生,二者相互关联、沆瀣一气,侵扰着党的肌体和社会风气,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

痼疾非一日养成,根治也绝非一日之功。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党的常态化工作。然而,这一痼疾却极具顽固性、反复性,经常是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甚至“改头换面”悄然潜行,伺机卷土重来。空泛表态、应景造势、敷衍塞责、出工不出力等四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具体表现,就是其中的“更新换代”版,必须强化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从具体问题抓起,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实打实地打好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久战,彻底铲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长的土壤,让党风政风正气充盈、清朗昂扬。

以上率下要做实。古人云:上梁不正下梁歪。领导干部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产生的主体,也是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主体。在这个问题上,态度要旗帜鲜明,决心要坚定不移,原则要毫不退让,要求要一以贯之,既不能搞“权力下放”,也不能当“甩手掌柜”的,更是不能当“老好人”。要敢于直言不讳、开诚布公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敢于大张旗鼓、旗帜鲜明地弘扬正气,敢于用党的严格制度规范部属,敢于挺身而出纠正一切有损党的形象的错误言行,从思想源头上清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病灶,以“关键少数”的自我革命带动“大多数”党员干部的作风转变。

具体问题要改实。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是一项单一孤立的工作,不能“为整治而整治”,必须从具体问题抓起。要聚焦贯彻落实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等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起底”“曝光”, 为从根本上“力戒”这一恶习、“根治”这一顽症提供精准靶向,使集中整治的效果充分体现到各项工作的成效中,以具体问题的解决带动整体工作的推进,形成抓作风促工作、抓工作强作风的良性循环,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彻底灭于无形。

执纪问责要抓实。把执纪问责作为整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利器,在百姓身边装上“千里眼”“顺风耳”,接通地气,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及时发现和处置问题线索。对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单位和干部,一经发现就要及时“红脸出汗”“咬耳扯袖”,该提醒的提醒,该批评的批评,该诫勉的诫勉,防止其思想“发霉”、目标“失准”、言行“失范”、工作“失误”,把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对造成严重后果和不良影响的单位和干部,要扬起执纪鞭子,高擎问责利剑,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要在建章立制、长效监管上下真功夫、硬功夫,形成长效管用的机制,切实把整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良好态势保持和发展下去,使好的作风成为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