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讲堂 党史学习 理论家园 高端言论 先锋之歌 名篇鉴赏 经典著作 影音资料 人生寄语 文明礼仪 健康驿站 新书快讯 走进福大  
理论家园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家园 > 正文

长征精神的深刻启示

信息来源:暂无 发布日期: 2015-03-22 浏览次数: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华夏大地上谱写的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伟大的长征精神对于我们推进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启示。

  一、必须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长征中的每一次胜利,都是在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红军兵力、战备居于绝对劣势且无后方依托的情况下取得的。长征的胜利,靠的是坚信正义事业必定胜利的信念,靠的是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气概。我们今天依然奋进在新长征的征途上。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现阶段的历史任务。比起70年前的那段远征,“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面临发展机遇,也面对严峻挑战。对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困难,我们只有学习和弘扬红军战士对崇高理想矢志不渝、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坚定信念,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才能满怀信心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

  二、必须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70年前,无数革命先辈为了实现革命的理想,为了让子孙后代过上幸福、美好、安康的生活,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祖国的山山水水都留下过革命先辈的足迹,浸染着红军烈士的鲜血。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是我们后人对革命先烈最好的纪念,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如今,发展的接力棒历史地交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崇高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弘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长征精神”,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围绕发展,服务发展,服从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而努力奋斗。

三、必须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长征的胜利,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路线的胜利。长征是由于党内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在党和红军面临被敌人消灭的危急形势下被迫进行的。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和红军中的领导核心地位。通过遵义会议,我们党首先是中央领导集体开始自觉地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才能把革命事业不断引向胜利。这是我们党在理论上和政治上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长征胜利的历史充分证明,党的坚强有力的领导,是我们的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弹指一挥间,我们建党已85年,执政已57年。始终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党所肩负的历史重任,向党提出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一重大战略课题。我们正在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长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只有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一项长期而又紧迫的重要任务,持之以恒地抓实抓好,才能成为人民的坚强领导核心,带领人民不断夺取新长征的胜利。

四、必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长征的胜利,是军民大团结的胜利。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党和红军与人民群众同生死、共命运、心连心的鱼水情史。当年,苏区人民踊跃参加红军、支援红军,广大红军指战员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与人民打成一片。正是这种“军民团结一家人”的鱼水关系,确保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发展壮大,并取得了先后四次“反围剿”的胜利。红军长征每到一处,都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历史充分证明,人民群众是党的生命和力量源泉,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在新的历史征途中,党同样要进一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人民唯大、人民唯先、人民唯重,切实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好他们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戴,才能凝聚人民群众不断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文章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