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招办卡住孙见坤,与“严守规则”没有多大关系,没有“捍卫规定的尊严”这么高尚,实质是在招生权力上与高校进行博弈。 陕西西安“国学天才”孙见坤,自主招生面试中折服多所高校的文史教授,在央视“开心学国学”中被评委盛赞“万里挑一”,8名复旦大学教授联名请求学校破格录取一个“天才”。但因高考成绩6分之差,陕西省招办拒绝投档。孙见坤征服了教授的心,也摸到了大学的门,却“搞不定”招办的章。(8月25日《中国青年报》) 听听陕西省招办的拒招理由,似乎都挺有道理,一是有规定,他们严格执行规定;二是害怕破格会撕开规定的口子,条子生、关系户等腐败会接踵而至。但这两个理由都可以商榷。 其一,虽有规定,但规定是为了防范腐败而非卡住人才,当教授们证明这确是个人才,与关系和条子毫无关系时,规定当然应灵活把握。并非死守规定才叫尊重制度,为公认的人才“不拘一格”会使制度更让人敬畏。其二,“破格会让规定开了坏头”也是不必要的担忧,这种公开透明、经得起阳光考验的破格,不会给腐败开口子。只有见不得阳光的、偷偷摸摸、暗箱操作给关系户破格,才会使腐败接踵而至。 很显然,陕西省招办卡住孙见坤,与“严守规则”没有多大关系,没有“捍卫规定的尊严”这么高尚,实质是在招生权力上与高校进行博弈,不甘心高校通过自主招生夺去原本属于地方招办的权力,把招生的权力揽在手中,为高校的自主招生设置障碍———别以为自主招生了,权力就都在高校了,可别把我们地方招办不放在眼里。这种与高校争权力的取向,从地方招办直接“啪”地挂复旦招办的电话就可以看出。 地方招办以刚性规定卡人,暴露出当下方兴未艾的高校自主招生与传统统考统招制度的冲突。 统考统招、分数面前一刀切的高考制度带来了许多问题,最致命的莫过于应试教育。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使考试更符合教育规律,高校自主招生制度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同。自主招生,也就是在不废除统考统招制度的前提下,将一部分招生自主权让渡给高校,比如可以提前面试,可以校长推荐,然后高校可以给看中的学生降分。自主只是很有限的自主,参加高校自主招生的还须参加高考,只不过可以降分录取。 自主招生还处于尝试阶段,虽然只是很有限的自主,但已经影响到了传统的招录格局和权力分配。如今部分权力分到了高校手上。权力被分走了,这当然是地方招办很不舒服的,于是,就有了卡人的冲突。 这样让人惋惜的卡人,这一次复旦与陕西招办的冲突,暴露出自主招生改革的制度和利益障碍,其每想进一步,都会遭遇巨大的阻碍。有来自舆论的,舆论担心自主招生会带来腐败;有来自行政权力的,教育原本就没有脱离行政权力而自主;还有来自地方招办的,他们要捍卫自身在传统统考统招中的那些权力。其实可以看出复旦等高校在地方招办前的小心谨慎,不敢得罪地方招办,正如复旦招办所言,并不愿意和陕西省招办“搞得太僵”。来年招生,大学和地方招办的博弈还会继续进行。 来源:中国大学生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