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讲堂 党史学习 理论家园 高端言论 先锋之歌 名篇鉴赏 经典著作 影音资料 人生寄语 文明礼仪 健康驿站 新书快讯 走进福大  
理论家园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家园 > 正文

刘云山:在推进理论大众化中增进共识凝聚力量

信息来源:暂无 发布日期: 2015-03-22 浏览次数:

        据新华社8月30日电 中宣部30日在京召开《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编写出版工作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推进理论大众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紧紧围绕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辩证全面地分析“怎么看”,科学求实地阐明“怎么办”,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相统一,充分发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作用。
  刘云山指出,推进理论大众化,是新形势下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举措,是凝聚智慧力量、推进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近年来,理论大众化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形成了以《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等通俗理论读物为代表的一批知名品牌,赢得社会好评。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历着空前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热点难点增多在所难免,迫切需要认真总结成功经验,加强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宣传普及,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阐释,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架起理论与群众、政策与百姓之间的桥梁。
  刘云山强调,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是理论工作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推进理论大众化必须树立全局视野、增强大局意识,牢牢把握正确方向。要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课题的前瞻性、战略性研究,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思想共识,不断增强人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自觉性坚定性。
  刘云山强调,推进理论大众化,必须站稳群众立场、贴近群众需求,把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群众作为永恒不变的法则,增进群众感情,体察群众生活,回应群众关切。必须坚持直面问题、不回避矛盾,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唯物辩证的方法,科学回答实践中的问题,引导人们树立客观理性的认识,以全面、辩证、发展的眼光把握社会发展趋势。必须坚持既讲怎么看、又讲怎么办,把理论宣传与推动实践结合起来,把帮助人们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统一起来,深入解读中央政策措施,及时反映各地各部门的经验做法,充分展示基层群众的实践创造,更好地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必须坚持贴近受众,运用生动的形式、鲜活的语言,增强理论的吸引力感染力。要充分发挥理论工作者、实际工作部门、大众传媒等各方面优势和作用,共同参与、共同推进理论大众化工作,使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路线方针政策更加深入人心。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出席会议。来自有关部门、社科研究单位以及高校和基层的8位同志在座谈会上发言。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中央宣传文化单位、各省区市党委宣传部、在京有关出版社负责同志,理论界部分专家学者,基层干部、群众和高校师生代表,共140多人参加会议。(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2012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发布瑞士连续三年第一 中国排名第26

本报讯(记者钟哲)97,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112012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报告排名中,瑞士连续第三年拔得头筹,新加坡超越瑞典上升至第二位。中国排名再次上升一位,升至第26位。但是,亚洲发展中国家近年来的显著竞争力增长势头趋于放缓,印度尼西亚、印度和越南等国家排名止步不前。
  美国排名连续下滑,今年又下降一位,跌至第5名。除了宏观经济越来越脆弱之外,美国制度环境的某些方面继续让一些商界领导者感到担忧,特别是公众对政治人物信任度较低和对政府效率低下的担心。对欧元区而言,提升竞争力的改革将在振兴该地区经济增长、应对财政整顿和失业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排名结果表明:发达经济体的竞争力在过去7年间停滞不前,但很多新兴市场的竞争力却有了改善,增长更加稳健,这反映出经济活力正在从发达经济体转至新兴经济体。
  分析人士指出:“经历了几个困难年度之后,全球经济在后危机时期稍有复苏迹象,尽管这种复苏非常不均衡。虽然有一些经济过热风险,很多发展中国家还是保持了相对强劲的增长;而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的复苏仍然较为缓慢,高失业率和金融脆弱等问题挥之不去,且没有明确的改善迹象。当今全球经济环境的复杂性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重视和鼓励增长的质和量,并应融入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概念,以更全面地了解我们的需要和可行的措施。”
  报告还对一些地区和主题进行了讨论,包括分析债务危机对竞争力的影响、回顾拉美所面临的创新挑战和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竞争力趋势及前景。
  《全球竞争力报告》所依据的全球竞争力指数是由萨拉·伊·马丁为世界经济论坛设计的。该指数由12个类别(竞争力支柱)组成,以期反映一个国家的竞争力状况。

[FS:PAGE]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