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讲堂 党史学习 理论家园 高端言论 先锋之歌 名篇鉴赏 经典著作 影音资料 人生寄语 文明礼仪 健康驿站 新书快讯 走进福大  
理论家园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家园 > 正文

道德的脑机制:关于道德现象的科学研究

信息来源:暂无 发布日期: 2015-03-22 浏览次数:

 

 研究发现,人类大脑中并不存在这样一个区域,专门负责管理有关道德的一切事务。多少年前,人们抱着找到一个专属于道德的脑区(就如杏仁核之于情绪)这样的希望开始研究,而现如今道德的研究方向又在哪里?

  从古至今,道德一直是社会学、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热门课题。20世纪八九十年代,认知神经科学异军突起,探索认知活动脑机制的潮流风靡整个心理学界。道德是如何在大脑中加工的?大脑中是否存在一个主管道德的区域?道德的神经机制在一批又一批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人员的努力下渐渐浮出水面。

  群体偏见影响道德两难故事的判断

  “海因兹的太太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只有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新药能救她,但这药剂师索价高过制造成本十倍。海因兹到处借钱一共才借得所需药费的一半。海因兹只好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儿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欠,但药剂师以要挣钱为由拒绝了他。海因兹走投无路竟撬开商店的门,为妻子偷来了药。”海因兹应该这样做吗?为什么应该?为什么不应该?法官该不该判他的刑,为什么?

  这是一个经典的道德两难故事,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时代。心理学家科尔伯格将它运用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并在皮亚杰有关道德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人类认知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将人类道德发展划分成3个水平、6个阶段。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统治了道德心理学领域将近15年,具有一定的实证基础,侧重于道德与哲学、教育的整合,却忽略了道德的生理基础。

  2001年,Greene等人首次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得到了被试完成经典道德两难问题时的脑功能图像。分析发现,情绪对道德判断有重大影响,相对于不涉及个人的道德场景,被试在面对涉及个人的道德场景时,与情绪相关的脑区会有更大的激活,这些区域包括腹内侧前额叶、后部扣带回以及角回。

  此后,人们对道德两难故事的兴趣迅速增长。2006年,Borg等人按照主角违背道义的方式(即作为和不作为)将道德两难故事分成两个水平作为实验的自变量,发现被试在对作为水平的道德故事进行判断时,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区域有最大激活。Borg等人认为,这种激活源于被试在进行道德判断时对道德道义论有意识的使用。2010年,Cikara等人发现人们对道德两难故事的判断受到群体偏见的影响。相比那些被认为是冷漠、能力低下的人,选择营救那些被认为是热情、能干的人,会显著地激活与解决和权衡复杂矛盾相关联的神经回路,包括内侧前额叶皮层、左侧眶额叶皮层、左背外侧前额叶皮层等。

  道德两难故事的使用开启了道德科学研究的新时代,使道德现象这种过去几千年都归属于哲学伦理学的纯理论问题得到了较为客观的科学证明。人类对道德的脑机制研究因此跨出了极大的一步,更丰富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也随之应运而生。2007年,Young等人在实验中应用新的范式,即将道德故事中的意图和结果分离出来,发现右颞顶联合区(RTPJ)在4个条件下均有显著激活,且在负性意图中性结果条件下的激活最大。RTPJ是典型的认知中枢,负责推测和判断他人的行为意向、目的及动机,它的激活充分说明归因在道德判断中的重要性。

  道德判断中理智与情绪争论不断  

  在各种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人员纷纷提出了道德神经机制的整合理论。Haidt的社会直觉模型对道德研究的影响深远。Haidt承认理性因素在道德判断中存在一定作用,但比起非理性因素来说却只是沧海一粟,也就是说,当人类进行道德判断时,诸如腹内侧前额叶、杏仁核、脑岛等情绪相关脑区起着关键性作用。该模型强调人类的道德判断绝大多数时候来自直觉,而人们日常所能意识到的推理不过是在判断之后对直觉和行为作出的一种适应性解释。该理论可以解释社会道德现象中的许多问题,但不是所有问题,其中必定存在某种缺陷,至少Greene是这样认为的。

  Greene支持的是道德判断的双加工模型。该模型在很多方面与社会直觉模型类似。Greene认为人脑中存在两个可分离的、不断竞争着的系统,可以生成两种性质不同的道德思维模式,其中一种类似于道德哲学中的道义论,而另一种则是功利主义的判断。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前部扣带回皮层、右颞顶联合区等与认知控制加工相关脑区在各种道德判断实验中的激活就是有力的证明。

  在道德的研究领域里谈进展,绕不开理智与情绪。Greene认为推理尤其是功利主义推理是道德常识的一个普遍特征,Haidt低估了推理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同时也忽略了社会交往中人们通过道德推理互相影响的作用。关于理智与情绪在道德判断中所发挥作用的争论,就像哲学史上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争论,一切都没有定论,但一切都在向前。

  人类不存在主管道德的脑区  

  2010年,ShenhavGreene再次用实验证明,人们在进行复杂的、关乎其他人生死的道德决策时征用的神经回路和进行一些更基本的、与自我利益相关的决策时征用的神经回路其实是一样的。2011年,Young发表名为“哪个脑区负责道德?也许有,也许没有”的综述,总结了近几十年尤其是近10年来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内道德研究的成果,并指出人类大脑中并不存在这样一个区域,专门负责管理有关道德的一切事务。

  这是整个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进步,却无疑给道德研究涂上了一层灰色。多少年前,人们抱着找到一个专属于道德的脑区(就如杏仁核之于情绪)这样的希望开始研究,而现如今道德的研究方向又在哪里?一部分研究人员继续坚持寻找与道德有关的神经回路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试图找出道德决策的加工过程,因为即使没有一个专属的系统,但过程却是一定有的。

  而Haidt2007年的Science上发表综述,将来自认知神经科学、进化心理学、神经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相结合,再次强调直觉在道德判断中的主导作用、道德推理的社会功能,以及带有文化实践性质的道德思想和造成不同道德群体的体系是如何共同进化的。除此之外,Haidt还指出了一个指引将来研究的新理念——道德不仅仅只涉及伤害和公平,研究人员应该将更多注意力投放到道德领域的集体主义和宗教内容上,如忠诚、权威、精神的纯净等。

  道德的科学研究就像近代科学的发展一样,走向了微观和宏观两个分化的大方向,但它们总有一天会汇合,共同揭秘人类和大自然最本质的奥秘。用自然辩证法的观点来看,这是一条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的道路。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FS:PAGE]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