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来,教育信息化得到了迅速发展。自1994年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启动建设以来,经过“211工程”、“985工程”、“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校校通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以及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学校组织开展的多项信息化建设项目,教育信息化日益被普及推广,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相关数据统计,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家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投入达到了2000多亿元。
最近五年间,教育领域的基础设施有了快速的发展。
数据表明,我国教育信息化总体上已经从实验试点进入到推广普及的阶段。“十一五”期间,教育信息化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全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识。概括为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具备一定规模。中国教育科研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部分省市区的教育网也已经是形成了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局面。基本覆盖了全国教育信息化各个领域,成为远程教育和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传输渠道。全国100%高校已经覆盖网络,已有近半数的省市不同程度地建设了地方教育网,全国有16%的小学,46%的初中,77%的高中建立了校园网络。
第二,现代远程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十一五期间现代远程教育逐渐成为人们认可的一种重要形式,教育部批准的68所大学和中央电大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全国教师教育网的成立,推动了我国继续教育向计算机网络的第三代的远程教育,目前网络教育等专科生招生规模已经达到了0.6,远程培训教师的数量连续几年超过百万人次,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历时5年多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第三,数字化资源体系开始建设。十一五期间初步建成了满足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教育教学需要的资源体系。中国高教文献保障体系,中国大学数字博物馆的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各级教育资源,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免费提供覆盖义务教育阶段的资源。国家高等教育质量工作已经建设2500多门本科精品课程,1000多门高职高专的精品课程,200多门网络教育的精品课程。
第四,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有效推进,目前高校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在校生的规模分为三块,中职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学生达到400,十一五期间近500万教师通过了教师教育技术初级或者中级培训,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的开课率明显提高。达到了初中90%,小学40%。
第五,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教育部和审计教育部门基本建立了政务公开网站,电子政务公开正在走向规范化。教育部金教工程及校园安全等管理系统建设,带动了各地教育管理信息建设,改变了教育管理方式,提高了教育管理效力,促进了教育管理和教育决策的科学化。
第六,教育信息化重大应用取得成效。十一五期间,我国教育信息化正在普及化应用,远程教育和教育管理信息化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高校招生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考试监控系统,教育科研管理系统,科研信息交流平台等,也都在应用中发挥了作用。
2009年,教育部党组对教育信息化的定位是,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选择”,教育信息化是为我国各层次人才培养,国家科技创新,自然科学发展,哲学科学社会繁荣,教育管理与社会服务等提供了信息基础环境,共享协作渠道和全新变革手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教育信息化做了重要阐述。2010年,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教育信息化”作为独立一章体现,充分说明了国家从战略发展高度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给予重视。同时,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教育部于2011年8月成立了“教育部信息化领导小组”,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亲任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下设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作为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具体负责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 [FS:PAGE]
推动教育信息化,下一步将把关注点转移到提高应用的发展。
当前,《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已经出台,教育信息化的一项基本任务就是让信息技术全面融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在新时期继续促进教育公平、创新的关键问题上来,发挥培养创新型人才和促进教育改革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