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念“松箍咒”,激发大学生被泯灭的创造力。这是一件很“吊诡”的事情,而这种重塑,仅仅放在大学教育中似乎为时已晚。
■杨晓峰
清华大学谢维和教授在《从教育的间断性与连续性看高中改革——再论高中教育的定位与选择》一文中指出,在我国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超过70%的高中毕业生能够进入大学的情况下,高中阶段的教育应该重新进行定位,加强高中阶段与大学阶段的衔接工作,增加课程与教学的选择性,以及学术性与学习的自主性。作为一名长期在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我倾向于赞成谢教授的看法。
目前的大学课堂教学形式与质量备受各界指责。为了改进教学,众多高校纷纷出台极其严格的教学管理措施,推广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却忽视了阻碍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学生。高中阶段与大学阶段之间的断层,导致大学新生不能很快地适应大学的教学模式,也不能很好地配合教师的学业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课堂互动水平和预期的教学目标。
表现之一是学生的视野普遍比较狭窄。目前,现实中的高中教育还定位在升学的层面上,学生知识面相对狭窄。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高度统一的活动,如果学生与教师的知识领域没有交叠或重合,就不能在一个平台上或者说在一个范式内展开有效的对话,所谓的师生“互喻”就不可能发生。教师脱口而出的“后现代”、“女性主义”、“酷儿理论”等,可能让学生难以理解,甚至认为是“胡扯”。
表现之二是学生的思维与思想水平比较低。思维的深化与思想境界的提升,既需要广阔知识背景的支撑,也需要学术研究的滋养。学术研究对于高中生来说,几乎是海市蜃楼。这方面教育的缺席,表现在大学教学中,就是学生看不到问题,找不出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的讨论中,思维难以向纵深处掘进,导致讨论贫乏无趣,效果甚微。
表现之三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低。大学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学生的自主与探究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过去的学习模式,已经让学生形成了依赖教师进行学习的习惯。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曾经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缺乏独立学习与探究学习的精神。与此同时,具有一定知识储备的大学生同伴,也为合作学习创造了条件。但是过去那种竞争的学习方式,已造就了学生“孤独”的学习品性,不愿共享学习的过程与成果。
表现之四是学生的学习动力缺失。以高考为目的的学习生活,让学生苦不堪言,进入大学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功德圆满”与“解脱”。大学校园里的“混学分”现象比较突出,很多学生即便不“翘课”,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严格考勤的教师在学生眼中就是不懂得“变通”,上课不点名的教师反而受到欢迎。
从某种程度上说,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学生逐渐被套上了“紧箍咒”。大学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念“松箍咒”,希望唤醒学生沉睡的个性,恢复他们潜在的活力,激发他们被泯灭的创造力。这是一件很“吊诡”的事情,而这种革命式的重塑,仅仅放在大学教育中似乎为时已晚。从这个角度看,将大学的追求与精神,向高中阶段转移,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谢维和教授的文章在《中国教育报》刊出后,引起了一些争论。焦点就是,高中阶段不能作为大学的“预科”或者准备阶段,因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实,提升学生的素质与谢教授所说的“准备阶段”并不矛盾。原因就在于,提倡高中阶段课程的多元化、学术化、学习自主化,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一致性。对于高中毕业后不能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广阔的知识面、独立的思想、可持续的学习能力是适应社会的核心素质。对于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来说,高中教育重新定位后的教学与学习模式,能让他们更好地适应高校生活。退一步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西方一些国家“宽进严出”的大学准入制度,有可能在我国实现。到那个时候,如果学生还是现在的样子,那么摆在他们面前的道路或许就是:你可以轻松地进来,但你出不去。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