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买书很杂。多年前,不知是什么原因,竟然买过杨伯达先生的《清代院画》一书。书的“内容提要”说,这是我国第一部阐述清代画院及院画的重要著作。因为不是搞这方面研究的,我只是大体翻阅了一下,并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我记住了杨伯达先生的名字,他曾经是故宫博物院的副院长,著名文物鉴定专家。
这两天,杨伯达先生突然成了新闻人物。
这得从一起巨额贷款诈骗案透露出的惊天秘密说起:某年某月某日,杨伯达等5名顶级鉴定专家,为华尔森集团总裁谢根荣自制的“金缕玉衣”开出24亿元的天价评估。某银行高管由此轻信了谢根荣的经济实力,发现被骗贷6亿多元后不但未报案,还继续为其违规提供资金4亿多元,导致银行最终损失5.4亿多元。事情败露后,跟鉴定“金缕玉衣”有瓜葛的杨先生接受了某报采访,对记者的提问,杨老回答得很是认真。
经常听到有人说:我这人优点是实在,缺点是太实在。无非标榜自己很实在的性格。看到杨先生的回答,我发现老先生才是真实在。我试着作点解读吧。
杨伯达说:“说老实话,就几十分钟。鉴定时没有开柜,大家看了看。因为隔着玻璃,看时也不方便。”杨伯达们还是蛮认真的,看了几十分钟。我猜想,起码超过十分钟吧,时间不短了,也够认真的。隔着玻璃,应该是反光,对80多岁的老人来说,看起来很费劲,但杨伯达克服困难,不放弃,不舍弃,还是瞪大了眼睛,坚持看完了。杨先生真是君子,人家不让开柜,就不开嘛,要多替人家考虑嘛。
“反正史树青在嘛,他是文物鉴定界的大家,我当时是在他领导下的。”杨伯达说,由于当时没有举手表决的过程,于是自己就随了大流,别人怎么说,自己也就怎么说了。杨伯达先生很注意尊重领导,服从领导,像杨先生这样名扬中外的鉴定大家,不摆谱,不拿架子,有这个胸怀,这样的谦逊,真让人敬佩。现在稍微有点名气的专家,那臭架子大得吓人,真该向杨伯达先生学习啊。还有,杨先生坦承自己随大流,也不简单。像我,就不愿意承认,即使经常随大流,也不承认,一定咬着牙说,这是坚持我的立场,摆出一副不屑于随大流的姿态和嘴脸。领导都定了,还举手表决个什么,不要搞形式主义了,这样更节省时间。庆祝宴会是少不了的,赶紧入席,“酒好了不要紧,关键是菜别孬了”。
最可爱的是下面的话:“我没把它当成鉴定活动,而是当成一种友谊活动,是客串性的。他们请你来,给你一点鉴定费,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就完了。”杨伯达说,鉴定时,谢根荣没说过他的意图,他也没想到评估报告会被非法利用。杨伯达先生是非常清醒的,出来就是玩玩嘛,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人家是请你来,请你来干什么?还不是说说好话嘛,好话还不好说吗,上下嘴唇一碰,再一碰,不就完了吗?一定要记住,这是友谊活动,友谊第一,鉴定第二,但不妨碍拿鉴定费。脸面可不要,底线可不要,操守可不要,但鉴定费是可以要的,是必须的,必须的!
还有,出了这么大的事,一般当事人是不愿意接受记者采访的,而杨伯达先生不,他不但愿意接受,而且回答得如此认真。不遮掩,不隐藏,给了我们一个鉴定大家的“工作样本”。这是很该感谢杨先生的,要不是他这样讲,我还真不知专家是这样鉴定的,这让我眼界大开。我真心疼杨老先生,真不容易啊,不顾年迈之躯,席不暇暖,奔波在鉴定活动中。他一口就放大了某物的价值。了得!
杨伯达先生研究鉴定的领域很宽,侧重清代院画、玉器、金银器、玻璃器、珐琅器等专史。他还被誉为玉界泰斗、文博大家。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有个材料这样评价杨伯达:“半路出家的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守身如玉、爱玉如命,在数十年苦心孤诣的研究生涯中打造出新中国古玉研究新天地,彰显了中国玉德精神的文化旨趣”。这次看到杨先生答记者问,真是领教了。他真是够实在的,实在得让我吃惊。
小文写毕,突然想起《左传》中记载的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宋国有个人在开山时,发现 [FS:PAGE]
了一块罕见的宝玉,他要将它送给掌管工程的大臣子罕。献玉石的人说:“我把它给雕琢玉器的工匠看过了,玉匠认为是一块宝玉,所以敢把它献给你。”子罕婉言谢绝:“我把不贪财作为珍宝,你把玉石作为珍宝;如果把玉石给我,那么两人都失去了珍贵的东西,不如我们各人都固守自己的珍贵的东西。”
我发现我买的那本杨先生的书,蒙上了灰尘。我懒得去擦了。
文章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