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木事迹
8年来,阿里木把攒下的10多万元全捐献出来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阿里木的颁奖辞: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
“义侠巴郎” 阿里木
“我要挣更多的钱,盖一所学校,专门招收农村留守儿童,找来最好的老师,给他们最好的教育。” ——阿里木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崔永元这样评价阿里木:
阿里木的义举告诉我们,慈善没有门槛,哪怕一米见方的铁皮家当,你也可以为慈善扇风点火。阿里木,草根慈善,用人间烟火展现善良情怀。
推选委员陈菊红说:传说贵州晴天很少,阿里木的行动给这里带来了照亮人内心世界的热烈的阳光。
颁奖辞:
快乐的巴郎,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大声放歌。苦难没有冷了他的热心,声誉不能改变他的信念。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
事迹回溯 为筹建建校资金,张平宜在台湾写文章募款,到处演讲、卖书,试图说服潜在的资助者。她带着积攒的善款,回到大营盘。11年来,张平宜将一个供麻风村子女上学的教学点,一点点地建成为完善正规的学校,2005年至今已培养百余毕业生。
专访:张平宜
“其实我觉得我很幸运,我始终有一群爱我的朋友。我在台湾有一群善良的人,我在大陆也有一群善良的朋友。一个人要珍惜生命当中的每一个点滴,每一份感动。孩子们让我学会谦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