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网消息 (袁自由) 李俊钗,男,汉族,福建福鼎人,1941年8月出生,1960年1月入伍,原宁德市公安边防支队白露边防派出所所长。1982年10月,被公安部追授“爱民模范”和“全国公安战线一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1982年10月22日,被武警总部政治部批准为革命烈士。
1982年3月9日上午8时,在福鼎城关家中治疗严重胃病和血痢的李俊钗,听到西门溪的上空突然响起了急促的火警汽笛声。紧接着,就听到了群众阵阵惊呼:“不好了,制药厂失火了!”
当李俊钗奔到火场时,冰片车间粗结工段的一号结晶槽呼呼地冒着火焰,整个工房的165个结晶槽内盛着40多吨汽油,工房旁还放着上百桶六母油和松节油等易燃品。见情势危急,李俊钗直扑灭火器,拧开阀门,抓起喷头,跳上结晶槽,在烈火旁喷射。但是杯水难灭烈火,火焰仍在四处蔓延。见状,李俊钗与两名工人快速推来了一架大型灭火器,用疲惫的身躯挪开挡在灭火器前的二三百斤重的结晶槽,将灭火器推到离火源3米处。“不好,阀门生锈。”就在李俊钗拼命拧着生锈的阀门时,突然“轰”的一声巨响,四周火光腾空而起,李俊钗被强大的气浪抛在溶解锅旁窗壁下的半截汽油桶里,浑身着火。紧接着,溶解锅、汽油桶连续爆炸,就这样,李俊钗和几十名救火勇士被无情的火海吞噬了。经过亲人和战友们两天的寻找,才从牙齿的特征上辨认出他的遗体。目睹者无不热泪夺眶而出,连声赞叹:“李所长是为人民献身啊!”
每当群众生命财产遭到威胁,李俊钗总是临危不惧,拼搏在最前面。据统计,他生前先后参加各类抢险救灾40余次,救助遇险群众32名,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上千万元。
1980年,边防体改。李俊钗带病来到条件更加艰苦的福鼎沙埕镇白露村筹建边防派出所。白露靠山临海,交通不便,就连吃水、吃菜、烧柴都非常艰难。面对重重困难,李俊钗与民警们一样带枪站岗,一起摸爬滚打,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不到3个月,400多平方米的营房建筑提前完工了,还为国家节省建设经费数千元。
参加工作的14个年头,李俊钗就有11个春节是在战斗岗位上度过的。他多年病魔缠身,但除了一次不得以住院外,从没因病耽误过工作。
李俊钗关心着群众的疾苦,满腔热忱地为群众分忧解愁,人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他每换一个工作岗位,每到一个村庄,每进一户人家,都会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
1982年2月26日,也就是李俊钗牺牲的十几天前,他在白露村党员、干部会议上,还同大家研究了3件事:一是利用“警民井”同山势的高低差,安装简易自来水管;二是开简易公路,打通与山外交通;三是筹建简易会场。
英雄爱人民,人民爱英雄。李俊钗英勇牺牲的消息传开后,先后有1000多名群众登门慰问,有的还捐赠了钱粮和布匹,并要求组织上给予他最高的荣誉。治保主任刘秀花泣不成声地说:“听到李所长牺牲的消息,就像割了我一叶心肝啊!”国家某部门一位领导同志到李俊钗家慰问时说:“有这样的好党员、好干部,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