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华语大专辩论赛冠军主力辩手、全国大专辩论赛冠军主力队员、特等奖学金获得者、手风琴专业九级、四川人民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外资机构兼职助理……这些代表着雄厚实力的称谓,和一个清秀可爱的女孩联系在了一起,她就是电子科技大学大三年级学生李婕达。
辩论赛场的精灵
2004年,经过严格选拔、激烈角逐,李婕达作为最年轻的辩手入选电子科技大学校辩论队,成为了电子科技大学有史以来第一个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加入校辩论队的成员。为备战本年度的全国大专辩论赛,她和其他队员吃住一起,进行艰苦、枯燥的封闭式训练。在备战过程中,她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白天刻苦学习、广泛涉猎相关知识,晚上打起精神继续和队友们研讨辩题,然后投入到紧张的模拟赛中。每天晚上都要熬到很晚才结束训练,第二天早上,在别的队友还在梦乡的时候,她就早早起床开始一天的学习,一丝不苟地执行和完成每天的任务。功夫不负有心人,作为学校最年轻的参赛辩手,她凭借上佳的表现和灵动的思维,和其他队员一起在全国大赛上过关斩将,在为学校赢得冠军争得荣誉的同时,也得到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在全国大专辩论赛上的夺冠,鼓舞了年轻的李婕达,让她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和收获的价值。2005年5月,在澳门举办的澳、港、内地高校学生辩论邀请赛上,她再次代表学校出征获得冠军,个人获“最佳辩手”称号。2006年6月,在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举行的名校辩论邀请赛上,再获“最佳辩手”称号。2005年,电子科技大学作为中国大陆高校的代表,获邀参加在新加坡举办的2005国际华语大专辩论会。国际大专辩论会每两年举办一届,1993年的首届国际华语大专辩论赛上,复旦大学狮城夺魁,使得辩论赛一时风靡大街小巷。电子科技大学此战任重道远。李婕达作为电子科技大学校辩论队一员,深知自身责任的重大,在备战国际大专辩论赛的过程中,她和队友们励精图治,刻苦备战。在接到辩题之后,他们只有不到两个月的准备时间,电子科技大学校辩论队的所有教练,老师,队员都无怨无悔地付出了了他们的暑假,没日没夜地为即将到来的大赛辛勤准备着,个中的艰辛滋味只有他们自己能够体会。2005年9月,第七届国际华语大专辩论赛正是拉开帷幕。在三场比赛中,李婕达和队员们奋力拼博,先后以5:0,4:1,5:0的绝对优势战胜了对手,众望所归地成为2005国际大专辩论赛冠军!电子科大此次夺冠,终于完成了中国辩论人的心愿。李婕达和队友门的奋斗,终于缔造了电子科大辩论史上的辉煌。
成绩的取得并非偶然,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了李婕达成功的法宝。李婕达介绍说,她的家长格外重视对她心理素质的锻造,从每一次重要的考试,到每一次公众场合的演说,她都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临场心理素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李婕达良好的心理素质来源于她长期不懈的培养和塑造。例如她在高中时代做《阳光少年》主持人的时候,每一次主持之前,她都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播音前告诉自己“专注,冷静”,在播音间里则全神贯注,每一次成功的主持,都让她对自己的临场心理能力增添了一份信心。在国际大专辩论赛的赛场上,她和队友不仅向全世界展示了最美的华语,她也以其淡定自若的大将之风,向全世界展现了一个中国女孩宽广博大的气度。
知识学习的精英
李婕达现就读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的微电子专业,近三年的本科学习,她用自己的勤奋与努力,换来了出类拔萃的成绩。大一时以优异的成绩提前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并获得人民奖学金一等奖;大二时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并获得人民奖学金特等奖。李婕达的英语基础扎实,语音应用能力强,大学三年级时加入到“铁电存储器”研究小组参与基础课题研究工作,她发挥自己在英语学习上的优势,在课题小组的研究中,英文资料的查阅,调研报告的写作工作很多都由她这位大三的学生来完成。
李婕达同学之所以能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依旧保持优异的学习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行之有效的个性化学习方法。人与人之间,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长处,她深知,要发挥自己的长处,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够事半功倍。李婕达同学本人是一名学微电子技术的工科学生,但她在语言上颇具天赋,于是在搞好本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她又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了法语。现已准备报考大学法语四级的考试了。
大一、大二学年,李婕达连续担任2003级微电子三班班长。在担任班长的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她和其他班团委成员齐心协力,努力为同学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每位同学们树立自身的发展目标。通过她和大家的共同努力,她所在的班级平均成绩连续两年为专业第一,同学们保持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势头。对于一些英语学习存在困难的同学,她带领班干部实行了“一帮一”制度,除了平时组织同学们集体上自习作练习之外,还找专人负责对学习困难的同学进行指导和帮助。在这种良好氛围的带动下,她所在的班级连续两年获得校优秀班级体的殊荣,成为所在年级连续两年获此殊荣的唯一班级!李婕达作为班长和学习的榜样功不可没。2004年9月,她被评为电子科技大学优秀学生,2005年9月又被评为电子科技大学优秀学生标兵,并且连续两年被授予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微固之星”称号。
社会工作的模范
李婕达同学的爱好广泛,活动领域宽,每天总有忙不完的事情,她觉得未来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成为时代的栋梁就必须有“十八班武艺”,在保证扎实的专业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名副其实的复合型人才。只有平常点点滴滴的积累,不断学习,不断充实,才能真正成为一个适应时代的青年,也只有这样才能驾御未来,放飞理想,实现自我的价值。
大学三年期间,李婕达同学不仅狠抓基础知识专业课程学习,同时也全方位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地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责任感和工作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未来多元化发展的有个性的人才。大一、大二学年,连续担任2003级微电子三班班长,为丰富同学的课余生活,团结班委组织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在组织活动中锻炼自己团结协作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大学学习和生活,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尤其对刚入校的新生学习和心理状态有较深的了解,深知新生需要更多的帮助与关怀,因此在大三学年,她主动担任了2005级微电子技术四班的导生,负责大一新同学进校的各项工作,帮助他们更快的适应大学生活,并将自己这三年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感受和想法和他们一同分享,帮助他们树立一个长远发展的目标,愉快而充实地度过四年的本科学习。通过一个多学期的交流,班上的同学都已经适应了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投入到目前的学习中,并能在学习之余积极锻炼并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除了平时的学习工作之外,李婕达高中三年担任四川人民广播电台《阳光少年》栏目主持人,积累了丰富的主持经验,再加上自己对这一方面有着一定的兴趣,鉴于此,在大学期间,又担任了电子科技大学校电视台《视点》栏目主持人,并在2005年9月,主持了英特尔校园巡展电子科技大学站的活动,受到了老师和相关负责人的好评。
同时,李婕达同学也是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辩论队队长,几年来为学院和学校辩论活动的开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年轻的队员。作为在辩论方面有一定成就的选手,近年来,她多次参与有关的比赛组织工作,并承担了各级竞赛的评判指导工作。
大量的社会工作丰富了她的生活阅历,所取的成绩也得到了肯定。2005年5月,被评为成都市十万大中学生“一专多能”优秀青年学生,2005年11月被评为2005年四川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学生。
成功背后的秘诀
李婕达在获得国际大专辩论赛冠军归来后,面对记者谈了自己成功的感受,她说她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并不是因为她自己,而要感谢她的母校电子科技大学,是母校给她提供了飞翔的舞台,还要感谢她的教练、老师,没有他们的辛勤培育就不会有今天的她,她同时也深深感谢和她一起风雨同舟的队友们,是他们给她的信任、鼓励和帮助,才使她得到这么多。在对她的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两个字就是“感谢”。
人们常说:“心态决定命运。”李婕达同学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与她良好的心态密不可分,而这心态中最关键的一点便是“感恩”。素质教育一个核心的因素,就是培养学生积极良好的心态。李婕达同学的成功给了我们一个极好的启示,那就是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