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讲堂 党史学习 理论家园 高端言论 先锋之歌 名篇鉴赏 经典著作 影音资料 人生寄语 文明礼仪 健康驿站 新书快讯 走进福大  
健康驿站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驿站 > 正文

社交中从视线透视人心的学问

信息来源:暂无 发布日期: 2015-03-22 浏览次数:

 

视线的交流是沟通的前奏

  一个人的视线可以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观点来了解。其一,对方是否在看着自己,这是关键;其二,对方的视线是如何活动的,对方直盯着自己,或视线一接触马上撇开,其心理状态是迥然不同的;其三,视线的方向如何,也就是观察对方是否以正眼瞧着自己,或以斜眼瞪着自己;其四,视线的位置如何,要注意观察对方究竟是由上往下看,或者是由下往上看等;其五,视线的集中程度,这是指观察对方是专心一致在看着自己,还是视线缥缈,不知究竟是在看什么地方。这些表现所代表的意义是各不相同的。

  对方是否在看着自己,亦即有无视线接触,已经说明对方是否对自己有好感或兴趣。如果对方完全不看自己,便是对自己不感兴趣或无亲近感。相反,当我们在路上行走时,发现陌生人一直盯着我们,必定会感到不安,甚至会觉得害怕。不相识的人,从彼此视线偶尔相交的时候,便会立刻撇开。这是由于人们觉得,一个人被别人看久了,会觉得被看穿内心。

  透过视线的活动看心理

  人的视线活动方式,必然映射着人的心理。一般认为,目不转睛地注视对方谈话的人较为诚实(不一定是自始至终在盯着不放)。但是直视与长时间的凝视是对私人占有空间或势力圈的侵犯,是不礼貌的或挑衅性的。而回避对方的视线,是不愿被对方看到自己的心理活动;瞪大眼睛看人是对对方有极大兴趣的表示。眼神闪烁不定反映出精神上的不稳定或性格上的不诚实。不愿双目接触者,是心中隐藏着某件事或有所愧疚。

  从视线停留的部位也可反映出人际关系状态。视线停留在两眼与胸部之间的三角形区域,被视为亲密关系的互动区域;视线停留在双眼与嘴部之间的三角形区域,是社交场合常见的视线交流位置;视线停留在对方前额的一个三角形区域,为严肃注视,这种注视方式能让气氛变得严肃,使对方感觉到你有正经事要谈,还能使自己保持主动。

  另外,初次见面时,先移开视线者,其性格较为主动。因为他们企图在谈话中站在上风,因此本能地先移开视线。所以,对于初次见面就不集中视线的人,应特别小心应付。不过,同样是撇开视线的行为,如果是在受人注意时才移开视线,那又另当别论了。一般而言,当我们心中有愧疚,或有所隐瞒时,就会产生这种现象。

  透过视线的方向看心理

  在交往活动中,通过观察人的视线方向,也能透视人的心理。

  在交往中,如果面对异性,只望上一眼,便故意移开视线的人,大都是由于对对方有着强烈的兴趣。譬如,在火车上或公共汽车上,上来一位年轻貌美的女性,所有人的眼光几乎都会集中在她身上,但年轻的男性往往会很快把脸扭向一旁。他们虽然也非常感兴趣,不过基于强烈的压抑作用而产生自制行为。假使兴趣增大时,便会用斜视来偷看。这是由于想看清对方,却又不愿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心思的缘故。

  另外,对异性瞄上一眼之后,闭上眼睛,即是一种“我相信你,不怕你”的体态语言。所以,当看异性时,并不是把视线移开,而是闭上眼后,再翻眼望一望,如此反复,就是尊敬与信赖的表现。尤其当女性这样看男性的时候,便可认为两人有交往的可能。

  透过眼睛移动的情况看心理

  在交往活动中,眼睛位置移动情况的不同,其心理也大不相同。譬如,当上级与下级讨论工作时,上级的视线肯定会由高处发出,而且会很自然地直接投射下来。反之,作为下级,虽然并未做任何错事,但视线却常常由下而上,而且往往显得软弱无力。这是由于职位高的人,总是希望对下级保持其威严的心理作用。

  但也有例外,这与职位高低无关,而是性格原因。一般来说,在交往时,性格内向的人容易移开视线。美国的比较心理学家理查?科斯曾做过一种实验,让患有强度“自闭症”的儿童与陌生的成年人见面,以观测他面对成年人时间的长度。将成年人的眼睛蒙起与不蒙的两种情况相比较,发现儿童注视前者的时间,居然为后者的三倍。这就是说,双方眼光一接触,儿童会立刻移开视线。

[FS:PAGE]

 

文章来源: 心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