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讲堂 党史学习 理论家园 高端言论 先锋之歌 名篇鉴赏 经典著作 影音资料 人生寄语 文明礼仪 健康驿站 新书快讯 走进福大  
生活礼仪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礼仪 > 生活礼仪 > 正文

称呼礼仪

信息来源:暂无 发布日期: 2015-03-22 浏览次数:


    在日常社交场合和其他任何场合,人与人见面,给人写信及其他交往活动,我们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得体的称呼别人,来表现出现尊重他人的态度、方式。一般来讲,称呼别人的态度要热情、谦恭有礼,称呼要确切、亲切、真切,称呼时要主动、适当和大方。具体地说,称呼的用词在我国主要有敬称、谦称、美称、婉称等。

 

一、敬称。敬称是尊人。

 

1、人称敬称——通常人称敬称有:您、您老、您老人家、君等词,多用于对尊长、长辈;这些都表明说话的客气与谦恭。

 

2、职业称谓——在比较正式的场合,习惯于用职业称谓、带有尊重对方职业和劳动之意,也暗示谈话与职业相关。通常称谓有:师傅、服务员、乘务员、警官、大夫(医生)等,职业称谓前可用姓氏,但不用勉强。

 

3、职衔称谓——对职场工作人员的称谓。称谓词有:董事长、总裁、总经理、主席、总理、局长、队长、书记、厂长、经理、工程师、教授等。在称谓前可以加姓氏,但不可勉强。

 

4、姓名称谓——通常在正式场合称呼比较熟悉的同级别人士,如:老张、老李、小张、小李;但是,最忌讳岁数小的人向岁数大的人称呼“老张”、“老李”。

 

5、家属称谓——对别人家属的敬称,使用普遍的是:令、尊、贵等敬词。如称对方的父亲为“令尊”、“令尊大人”,对方母亲可称“令堂”、“令堂大人”;称对方的兄弟是“令兄”、“令弟”;称对方妻子为“贤内助”;称对方的子女为“令郎”、“令爱”。

 

6、通称——同志。古时指志趣相同之人,不分年龄、职业、场合都可称谓;目前此称谓逐渐淡化。

 

7、时尚称谓——先生、夫人、太太、小姐、小哥、女士、朋友等。这些称谓在我国古代都曾用过;目前,这些称谓很是流行。

 

二、谦称。谦称是抑己,是表示对他人尊重的自谦词。

 

1、谦称自己——最常用的是:我、我们。沿用古人自谦词有:愚、鄙等;称自己的见解为“鄙见”、“陋见”;称自己的作品为“拙著”“拙文”;称自己的住房为“寒舍”、“斗室”、“敞斋”、“陋室”等。

 

2、谦称自己的家属——称呼比自己辈分高的或年岁大的亲属时,前面冠以“家”字,如“家父”、“家母”等;同辈冠以“愚”字,如“愚兄”、“愚弟”等;晚辈冠以“小”字,如“小女”、“小儿”等。

 

三、美称。

 

尊者对晚辈表示喜爱和看重的称呼。多用于书面语,以“贤”字代表,如“贤弟”、“贤侄”、“贤婿”等;美称用作对方子女为“公子”、“千金”。

 

四、婉称。

 

    一般用“阁下”尊称长者,可用于有职衔者。对人容貌称“尊颜”、“威颜”,用于男性长者;“慈颜”用于女性长者。

 

    称呼要得体,称呼不要做作,不要让对方感觉很虚假很不舒服的感觉。要根据场合,根据不同的文化层次来称呼对方。  金涛原创作品 

 

金涛

 

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一日 于北京.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