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马克思主义世界政治经济理论研究室副主任 李燕
编者按:制度选择和确立是一个新政权建立后所面临的重要课题。100年前,苏维埃国家选择人类从未走过的社会主义道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创举。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俄国具体实际结合,选择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并以国家宪法的形式确立下来,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理性选择过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和经济制度选择受到以米塞斯、哈耶克等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界的质疑和批判,表面看其批判指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实质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
一、西方学界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批判
苏联前期,从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思考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实践,再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国民经济五年计划的实行、1936年宪法的颁布,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制度选择及确立的基本过程。虽然后来实行过一些改革,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原则没有改变。西方学界的质疑和批判主要理论有:第一,计划经济制度源于一战时的德国。20世纪20年代初,米塞斯就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普鲁士国家社会主义如出一辙,其差别主要在于两者的经济控制权和收入分配权所有者不同。哈耶克也强调,俄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继承并沿袭了德国和奥地利的学说与实践。第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不可行。米塞斯断定,社会主义经济核算不可能成立,没有经济核算就无法确定经营成本和成果,也不可能找到一种可以把个人经济活动与其他公民活动合理结合起来的组织形式。第三,计划经济效率低下、缺乏激励机制。西方学界普遍认为,苏联制度安排不合理、不理想,其终极表现是生产效率低下。而西方国家“有效的、理想的制度”及其生产高效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第四,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一条“通往奴役之路”。哈耶克认为社会主义是纳粹极权主义和斯大林主义的源头,是通往奴役社会之路,而计划是社会主义国家一切问题的根源。他断言,苏联社会主义只会“使得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名声扫地”。
二、苏维埃政权初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选择的探索与实践
上述质疑与论断反映出人们对十月革命性质及前提条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错误认识。近年来,俄罗斯学界围绕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以及国内战争时期经济社会研究的新成果,可予以回答。
1.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思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平衡特征,包括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以及各经济领域发展不平衡。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一书以及《国家与革命》《大难临头,出路何在》等文章中指出,俄国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发展比从前快得多,但发展更不平衡。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
2.“布尔什维克党拯救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带来严重破坏,各种社会矛盾在战争中暴露出来,引发严重社会危机。到1917年初,沙皇政府面临系统性危机,专制统治“病入膏肓,无药可治”。在此情况下,出现了二月革命,但这次革命仅使国家政权从封建贵族转到资产阶级手中,临时政府没能解决最突出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继续激化,出现了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党作为一个小党能夺取政权,并打退帝国主义进攻,不仅在于党的领导人能抓住时机,还因为当时俄国具备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形势。
3.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探索与创新。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党把计划经济作为一个经济制度方向,并在十月武装起义胜利后及国内战争时期采取了一些计划经济甚至超强制计划经济措施。新经济政策也只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恢复国家经济的庞大战略和策略计划的组成部分之一,尽管该政策中包含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成分,但就主导因素而言,它是受社会主义经济计划的规定、指导和调节的,而不是自发地、无政府地运行,其中包含着两种对立制度的某种联合和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构想的转变生动展现了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尊重事实、勇于实践,抛弃脱离俄国实际的空想,走上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现实道路的过程。
4.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是基于国内外环境的制度选择。1918年颁布的第一部苏联宪法规定,苏联以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体系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作为经济基础,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方向是实行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20世纪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苏共高层确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目标,先后进行了三个五年计划建设,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农业集体化也基本完成。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情况下,1936年全苏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通过《苏联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规定苏联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宪法形式确立下来。
在共产党领导下,苏联在十几年间靠内部积累,通过国家有计划地开展经济建设,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进行重点项目建设,走出了一条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化之路,把一个相对落后的农业国改造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国,成就举世公认。不过,其经济体制也存在明显弊端:长期将重工业、军事工业置于优先地位,以至影响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把工业化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固定化,致使企业管理机制僵化、缺乏经营主动权;忽视经济杠杆、市场调节作用,难以发挥生产经营者作用。这些成为西方学界批判的主要依据。
三、西方学界批判与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选择辨析
(一)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理论与计划经济并非源自德国
早在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提出过构想,提出消灭私有制、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消除城乡对立、实行公共和免费教育等主张。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纲也规定,党的目标是以生产资料和流通资料的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基于上述认识,在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从立法上确定了新生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并力图用基本制度规范管理国家经济。西方学界将苏联的计划经济制度与一战时期甚至二战前德国的经济计划相提并论,目的在于把社会主义苏联与德国法西斯等同起来,是在意识形态上抹黑社会主义,违背了历史事实。
(二)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选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实际的探索
从1917年初到1936年,在不到20年时间里,俄国从沙皇专制的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入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阶段,这个过程充满血雨腥风的内外斗争,也用实践证实了人类社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曲折。从弱小的布尔什维克党到苏维埃政权,再到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探索、建立、发展的过程,已经给了西方学界以强大的正面回答:社会主义制度不仅可行,而且“很行”!
(三)苏联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的巨大发展与进步不容否定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在特殊历史条件和环境下确立的,在制度选择的目标上,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更主要的作用是解决苏维埃政权的当前问题,因此,列宁没有把某一个政策作为长期制度固定下来。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不仅是对新经济政策的重大改变,还肩负着创建与资本主义完全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使命。这一次制度选择,是对苏维埃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大变革”,同时,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法西斯活动猖獗、社会主义苏联面临生存危机的条件下,也有解决现实问题的考量。这一时期苏联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与经济危机中的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鲜明对照,也保证了卫国战争的最终胜利,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在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现象时,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西方经济学家往往站在本国家、本阶级的立场上,对社会主义制度做出自己理解基础上的判断。在他们的认识中,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后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要么被完全无视,要么被视为一党制极权领导、奴役人民的结果,还有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动员型经济”的指责。不过,苏联共产党和人民进行的具有历史创造性的伟大活动,社会主义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胜利,苏联对推动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已经给持这类观点的西方经济学家以有力回击。
四、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选择要坚定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选择是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俄国实际的过程。西方学界并没有看到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客观性与布尔什维克党在实践中的创新和调整,也否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中的积极作用。当然,苏联的历史经验也证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选择不应一劳永逸,需要不断的制度创新和自我完善。只有坚持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根据内外环境变化及时进行制度创新,不断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才能保证社会主义事业强大的生命力。
(摘自《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年第3期《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选择与西方批判辨析——驳“社会主义不可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