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讲堂 党史学习 理论家园 高端言论 先锋之歌 名篇鉴赏 经典著作 影音资料 人生寄语 文明礼仪 健康驿站 新书快讯 走进福大  
学术讲堂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讲堂 > 正文

戴长江:人与自然关系的新阐释

信息来源:暂无 发布日期: 2015-03-23 浏览次数: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任务。由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环境友好论:人与自然关系的马克思主义解读》(刘书越、吕文林、郭建著)一书,已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指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及其规律,对自然的态度要“友好相处”。“友好相处”可谓生动形象且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是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理论的新表述。纵观全书,洋洋洒洒30万字,可以用“一条主线,两个紧密结合”来概括:历史唯物主义主线和坚持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

    该书紧紧围绕唯物史观这条主线,对环境友好与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消费模式、社会意识、社会制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等进行了研究,并对中国特色环境友好的基本路径进行了探寻。这既是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需要,也是现实不可或缺的。于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环境问题,也就成了马克思主义者对当代人与自然关系的新阐释。

    该书坚持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从分析“环境友好”的涵义入手,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考察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环境友好视角审视了“生产力”概念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地理环境的社会作用”的基本观点,提出科技、文化与环境共同构成可持续发展三大支柱。(戴长江作者系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