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讲堂 党史学习 理论家园 高端言论 先锋之歌 名篇鉴赏 经典著作 影音资料 人生寄语 文明礼仪 健康驿站 新书快讯 走进福大  
党史学习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史学习 > 正文

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中的“说理会”

信息来源:《中共党史研究》2016年第2期 发布日期: 2016-04-12 浏览次数:

 减租减息政策,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总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民族革命阶段实行的一种特殊的土地政策。政策确定之后,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找到或者说构筑连接政策和现实之间的桥梁。

 为了充分发动群众,推进“双减”,1942年2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执行土地政策决定的策略的指示》。指出:“在广大农民群众自愿自觉而不是少数人包办蛮干的基础之上,迅速实行减租减息,迅速把群众热情发动起来。”同时指出:“各阶级的争议只能采取民主的合法的说理的方式去进行。”各抗日根据地结合实际迅速制定本地区的“双减”条例,并派出工作队深入农村指导“双减”。

 打破“讲良心”“要面子”观念

 在传统道德的熏陶下,农民中普遍有“讲良心”“要面子”的是非善恶观念,相当一部分农民群众认为租地交租、借钱付息,老辈子都是如此,现在要减租减息,总认为“不合法”。对此,各地工作组进行了反复的说服教育。如在1943年淮南东庙区七贤乡的让息斗争过程中,当时债户们虽然有着还不起“大头利”的苦闷与不满,但大部分人认为春荒时借一斗小麦,市价80元,现在麦收后还一斗二升值50元不到,债主吃亏了,“人情面子上过不去”。对此,积极分子解释:“过去麦子磨多少面,养活多少人,现在麦子还不是一样,麦子价值未变。”群众懂得这一道理,立刻感觉自己有理,因而决心起来跟先进分子一道斗争。

 消除“怕报复”“怕抽地”的顾虑

 对于濒临生存边缘的农民而言,“安全第一”是农民的生存经济学,它远远优于经济利益。指导“双减”的工作组把打消“怕抽地”“怕报复”的顾虑与发现、培养积极分子,组织“双减”群众团体结合在一起。

 工作组特别注意一些开会时注意听、不打哈欠睡觉的农民,发现了这种人以后,马上记住,并找机会去和他谈几句话,找出他注意开会的原因,开始和他交朋友。此后,就要和他进行个别谈话,至少是谈两次,而且有一次要到他家里谈,以了解他的家庭环境;同时要到群众中进行访问,特别是访问基本农民群众,看群众对这个对象的舆论如何,各方面表现好的即是积极分子。这之后就要注意激发积极分子的斗争精神,并注意保护他们。

 积极分子培养起来后就要抓紧组织农会等组织。团体使个人感到背后有群体力量的支持,由此弱化了原来的怯懦心理,减少了对斗争对象反攻倒算的后顾之忧。各地“说理会”的准备过程中,积极分子团结农民,以他们为核心成立了名称不一,独立于区、乡政府之外的农民减租机构,如农会、农救会、农抗会、减租会等。经过思想教育、建立群众组织之后,佃户认识到地主是少数,农民是多数,且有共产党、八路军撑腰,也就认清了“到底谁有力量”。

 组织“说理会”

 “说理斗争”会场也需要进行精心布置。1942年,太行区武乡韩壁村开展减租减息斗争,组织者事先布置好会场:农会在左,民兵在当中,妇女儿童在右,支部同志散开,鼓动群众发言。规定中心发言人四个,辅助发言人八个,指导启发发言的干部两个,总指挥一个。有的地区为了做到万无一失,还事先进行演练,如太行区黎城县下村,工作组在斗争会前教农民如何进行说理斗争,村干部有的扮地主,有的演农会主席,搞斗争示范。经历各种直面斗争地主的“说理会”,消除了大部分农民对地主的恐惧心理,地主与农民的关系开始从心理上出现翻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