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文献历史上,西汉时期刘向的《说苑》就已把“文”与“化”放在一起使用。其中提到,“凡武之兴,不能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的“文化”是指对某个客体采用文的方式予以改变,它是相对于武力转化而言的。
如果把“文”理解成现在的知识、学识、技术、技能,把“化”理解成现在的转化、转变、改变、改进,那么“文化”实际上是指通过用知识技能的影响对客体进行教化改变的过程。文化本身应该是动词,只有客体发生了改变,才能真正称得上是“文化”。这也就是说,文化是一个改变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改变后的状态。
前段时间网络上很多人在转发的那段话:“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反映的是一个人的修养水平和自身涵养,是一个人的文化状态,而非改变的过程。因此,严格来说应理解为一个人的文明程度。
形象地说,文明是对文化在某个发展阶段的静态描述,是文化在某个发展阶段上的截面。在这个截面上所反映的文化特质、文化程度,就是普遍意义上所理解的文明。具体来看,文明是一种状态、一种水平,文化是一种改变、一种变化;文明是静态的、相对的,文化是动态的、发展的。现在我们所称的四大古代文明,除中国以外,其他三个国家前都要加一个“古”字,即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这是因为后面三个国家的文化都中断于一时,其文明被锁定在侵略者颠覆的那一刹那;而中国文化没有中断过,故没有古中国文明之说。
社会上还流行一个说法:“有知识,没文化。”其真实含义是,某人没有把自身的知识、技能转化为改变客体的力量,或者说没有能力行使文化的作用。这主要是针对那些具有高学历、高文凭,却在实践中无法体现他本应具备的素质和教化作用的人而言。本质上看,文化一定要传播、一定要传承,才真正称得上是文化。文化本身是一种动态的传承,是变化的发展,可以用各种表现形式去体现、影响和带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如果把文化与武化对应起来使用,那么就可以非常自然地把文化理解成为一种特殊的、无形的武器。对内,它是夯基固本、凝聚人心、奋发创新的向心力;对外,它既可以成为扰乱民意、拆乱人心、阻碍发展的侵蚀力,也可以成为沟通彼此、互理互解、取长补短的合作力。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把文化说成软实力的主要原因。
文化是一种推动改变的力量。冷战之后发生的种种“颜色革命”,基本上都是采取“文化先行”的策略。即首先贬低对方国家的文化,通过各种途径渲染对方文化中的劣根性,之后用己方文化去扰乱对方国家的民心,引发对方社会思想混乱,从而使得该国的文化根基产生松动乃至坍塌,最后达至不战而胜。这就是文化侵蚀的力量。经历过“颜色革命”的有关国家,无一不深受其害,且至今还被困扰在文化迷失当中不能自拔。只有当它们重新梳理并找到自身的文化内核与根基,达成广泛的文化共识,并以此为基础在共同体范围内形成文化合力,才有可能重新建立起真正属于自己的自主国家。
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精神层面和意识层面的引导、教化与改变、提升。落实到区域层面,文化发展是要起到引导和服务区域总体发展定位及人文需求的作用,使区域内的人体会到自身素养的提升,并让区域外的人感觉到它的文化波长,包括所产生的文化产品、文化作品、文化市场以及相应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文化气息等。
现在一些地方打造的区域文化,不同程度地存在“顾其表而忘其里”的问题。打造区域文化首要的是搞清楚当代文化的本意和内涵,而不是只盯着自己过去的文明或别人的好东西,更不是仅靠集中几个艺术家、移置几座古建筑、建几个文化市场来装扮一下。它也许可以创造一些披着文化外衣的GDP,但实际上依然还是停留在文化商品化的水平。打造区域文化,最核心的是要实现文化走向社会、文化影响民众,真正找回文化的本意——“以文化之”。
总之,只有去除虚幻的面纱、厘清文化的内核,才能找准提升文化实力的发力点,进而打造一场不落幕的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