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讲堂 党史学习 理论家园 高端言论 先锋之歌 名篇鉴赏 经典著作 影音资料 人生寄语 文明礼仪 健康驿站 新书快讯 走进福大  
理论家园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家园 > 正文

提高主流媒体突发经济事件舆论引导能力

信息来源:暂无 发布日期: 2015-03-22 浏览次数:

 

  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时常会出现突发性经济事件。加强对此类事件的舆论引导,是主流媒体的职责所在。这就需要主流媒体进一步增强预判能力、协调能力和“上下”平衡能力,发挥好引导舆论的国家队、主力军作用。

  提高预判能力。任何经济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其发生发展与周围事件相互联系,并与一些重要事件互为因果。培养对突发性经济事件的预判能力,需要认真研究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及其相互联系。例如,在国际金融危机表现为美国次贷危机的阶段,不少媒体在报道中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特别是对我国影响不大。但事实上由于一系列连锁反应,国际市场需求剧降,导致我国外贸出口大幅下滑,国内经济遭到严重冲击。与之相吻合的是,同期我国用电量大幅减少。如果有关报道从这个角度“顺藤摸瓜”,就能更准确地预判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一些媒体预判能力不强的原因很多,而以下两个方面不可忽视。一方面,这与目前主流媒体外派记者机制有关。一些主流媒体驻外记者对派驻地刚刚熟悉或尚未充分融入当地,就准备按期轮换回国。同时,一些外派机构的记者本地化程度低,存在对所在地新闻反应不及时、报道炒冷饭、转编国外媒体报道内容的情况。当突发事件发生时,记者和新闻机构如果对当地经济社会没有深刻了解,就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自己的判断。另一方面,互联网使一些记者离采访对象越来越远。记者不到现场,就很难设身处地感受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而敏锐地意识到即将发生的经济事件。

  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在主流媒体层层审核的发稿程序中,一般部委工作、授权新闻编发快、容易通过。这样,记者就会被引导跟着所联系部委或机构的指挥棒转,而对经济社会生活一线、基层的关注度就会降低,进而影响对突发性经济事件的敏感度和把握能力。此外,在媒体内部分工上,国际报道和国内报道分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如果协调不力,就会制约内外联动作用的充分发挥。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主流媒体增强组织协调能力,构建体系完整、便于操作的分工合作机制,打破新闻业务管理中存在的“线性”和“条块分割”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机制;应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推动记者走下去、沉下去,到火热的社会实践中挖掘新闻;应从国际国内互相联系中观察、分析和判断经济事件,避免个别地、孤立地看问题,避免国际、国内报道各自为战。

  提高“上下”平衡能力。所谓“上下”平衡,是指新闻传播中“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平衡,即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学中“喉舌”和“耳目”两种不同方向的新闻传播方式的平衡。在重大突发性经济事件发生后,受众想通过媒体知道“发生了什么”、“达到什么程度”、“为什么会发生”等一连串问题。这时的新闻媒体通常是在政府设置议程的框架下让受众了解真相。大多数情况下,这个阶段更注重“上情下达”。随着事件的发展,事件中的利益相关者会有各种反应、诉求等,这时就需要媒体及时做好“下情上达”工作。报道突发性事件所以会出现“上情下达”与“下情上达”的不平衡,主要是因为有的主流媒体片面强调当好“喉舌”。其实,在发现问题、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等过程中,在对具体问题没有形成共识或出台正式政策、文件之前,需要方方面面的声音得到充分反映。这就需要主流媒体善于运用辩证思维,以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及时做好“下情上达”工作,为有关方面科学决策提供准确、翔实的事实依据。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